创作背景


虽然理论篇(内耗症候群存在主义自救指南(理论篇) )已经尽可能的从方法论上来引导个人的认知路径,但写完后感觉还是过于偏理论了,或者说不够接地气?然后,就有了这篇。

寻求意义


认知/实践路径

个人实践示例

  1. 当陷入无意义感的虚无主义时,会经常的提醒自己”存在先于本质“,然后想办法创造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。作为游戏开发爱好者,我觉着游戏也是一种信息媒介,它可以提供一些个人表达的机会,做游戏会让我觉着自己是活着的,是有意义的。写作也是,即使没有人看,但写出来会有一些成就感,会有创作的满足感,会让我觉着自己是有价值的,是能创造出一些东西的,不论好坏。
  2. 在回家的路上,我有时会突然让自己慢下来,然后去观察路上的一些细节。这有点像在玩一个游戏,比如说,有时我会发现墙角会有一些很新鲜的青苔,感觉很有生命力;有时会发现公交站台上海报已经被晒得有点干枯的样子,我会想它大概已经很久没换了,这类细节的发现会让我觉着自己的推理很机智;有时会听到刚放学的小学生为一些游戏之类的聊天吵闹,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好像有时也会像他们这样,会感觉很有趣,也会想未来他们长大后想到自己的某些争吵会不会尴尬,像现在的自己在看曾经幼稚的自己的感受类似。
  3. 我在前不久养了一只小猫,给她买了所需的东西,陪她玩,给她起了名字(Clock),每天会喂它。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被它抓了几十次,但我依然认为这时一种很好的连接。因为这种连接的存在,我会觉着生活是意义的,我比之前多了份责任感,我知道自己应该要照顾好她。